从诺奖得主托马斯·苏德霍夫教授所谈感受STEAM课程教育

导读:诺奖得主托马斯·苏德霍夫教授认为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,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,儿童学习是为了培养创造力,这也是托马斯STEAM课程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:孩子的教育应该将知识学习、技能训练、智力开发于一体,促进多元智能发展,培养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。
托马斯教育STEAM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,从儿童心理学、儿童教育学出发,创以品格教育为根基、以游戏教学为手段、以兴趣培养为核心的八大理念,通过语言能力课程、教学能力课程、素质能力课程三大板块10大课程培养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,对学习从探究到产生兴趣而喜欢学习,以及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。
在托马斯STEAM课程教育专家学者看来,儿童在小学前有很多发展方向,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。孩子的教育应该将知识学习、技能训练、智力开发于一体,促进多元智能发展,培养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。就像诺奖得主托马斯·苏德霍夫教授说的:人不可能只做一件事情,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工作领域,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有多样化的发展的可能性。
诺奖得主托马斯:孩子不是机器人 学习要着重培养创造力
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人
在出席《天一论坛》学术活动时,作为201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·苏德霍夫表示:太小的孩子不该被教授过多的科学知识,不该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人,应该要培养独立思维,技能技术都是可以后天学习的。
在托马斯·苏德霍夫教授看来,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,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。以品格为根基的托马斯STEAM课程教育也以孩子的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,坚持“每一个孩子都有每一个孩子的特点,而每个孩子的特质都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鼓励和发掘”的观念,把培养孩子学习知识作为载体,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,全面激发孩子的脑潜能,培养孩子的兴趣,提升能力和学习力。
随着社会的进步,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,如何教育好孩子成为家长们的头等大事。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,到底应该采取哪种方式,也是很多家长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。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人的做法是危险的。人真正受限制的是“自己到底是谁”,不是“我掌握了什么技能。”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儿童学习是为了培养创造力
苏德霍夫和他的中国太太陈路育有两个孩子。谈到家庭教育问题,苏德霍夫说:“小孩子的头脑有很多发展可能性和方向,但如果只让他去进行一种思考,那么他的思维可能会定型。”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,托马斯·苏德霍夫并不赞同让自己的孩子过早学习科学知识。对于自己的孩子,他希望他们能够多学习生存的能力,让他们进行语言、艺术、音乐、绘画等方面的自发兴趣培养,家长要给孩子自由的时间,不要抑制他们的创造力。
托马斯说:“每一个人都存在多种可能性。人就应当有灵活性,我们要有热情去接纳自己的多样性。”托马斯STEAM课程教育在这一方面做的非常突出,孩子在快乐的多媒体课堂上不但可以储备基础知识,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的培养儿童兴趣,促进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递进发展,让孩子在学习中做一些能够让他独立思考的事情,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。